当前位置:权威发布 > 传承岐黄薪火 赓续抗战 精神 国医大师黄佩新与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传承
传承岐黄薪火 赓续抗战 精神 国医大师黄佩新与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传承
2025年09月04日 点击:30
2025年,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八十年前,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,用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;八十年后,新时代的传承者们以各自的方式延续着这份精神血脉。在中医药领域,国医大师黄佩新先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——他以六十余载的从医之路,践行着"大医精诚"的誓言,用岐黄之术守护生命健康,恰如抗战时期中医药工作者们在烽火中救死扶伤的精神传承,让古老的中华医道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。
战火淬炼的中医药魂:历史与现实的精神共鸣
抗日战争时期,中医药界以独特的诊疗优势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。据史料记载,面对缺医少药的困境,中医工作者们深入前线与后方,用草药、针灸等传统疗法救治伤员,创造性地解决了外科感染、疟疾等战地医疗难题,成为军民健康的"守护神"。这种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使命、在民族危难时挺身而出的精神,正是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的内核所在。
八十年后的今天,黄佩新先生的从医历程恰是这种精神的当代诠释。这位1954年生于江苏中医世家的医者,自14岁师从名医潘其华起,便将"治病救人"作为毕生追求。1975年在上海创办诊所时,他面对经济困难的患者主动减免费用,甚至提供免费治疗,用行动践行着"医者仁心"的古训。这种不计得失、服务民众的情怀,与抗战时期中医药工作者们冒着炮火救治伤员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,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医学领域的生动体现。
传承不守旧:在坚守中创新的时代担当
抗战时期的中医药实践,既坚守传统理论精髓,又结合战时需求创新诊疗方法,展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生命力。黄佩新先生的医学探索同样延续了这种"守正创新"的智慧。在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中,他深耕中医内外科领域,尤其在疑难杂症治疗方面形成独到体系——其《手法点穴治疗疑难杂症在临床上有突破性进展》的研究成果,在香港世界中医学会年会荣获二等奖;《中医药偏方结合气功点穴治疗骨折》被美国传统康复医学会采用,让中医特色疗法走向国际舞台。
这种创新精神在新时代更显珍贵。2011年,他举办"古中医疗法沙龙",将颈椎僵直、腰椎间盘突出等现代常见病纳入中医诊疗范畴;2017年成立北京遵古堂中医药研究院后,他积极推动中医与现代健康理念结合,针对亚健康人群开发特色调理方案。正如抗战时期中医药工作者们因地制宜救治伤员,黄佩新先生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,让古老医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。
文化使者的使命:让岐黄之术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
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,更是文化自信的坚守之战。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,在战时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。如今,黄佩新先生接过文化传播的接力棒,以"丝路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播大使"的身份,将中医智慧带向世界。1998年移居日本后,他通过讲学、诊疗等方式让海外民众感受中医魅力,日本《联合新报》《华风新闻》专门报道其医疗事迹,成为中医药文化"走出去"的生动案例。
在国内,他同样致力于中医文化普及:连续多年参与街道3.15公益活动,义务为群众诊病并讲解养生知识;接受CCTV等权威媒体专访,用通俗语言解读中医理论;培养数十名弟子传承衣钵,让中医技艺代代相传。这种文化自觉与担当,正是对抗战时期"保卫文化根脉"精神的最好回应——八十年前先辈们守护的文化火种,如今在新时代传承者手中燃烧得更加旺盛。
以仁心仁术书写新时代的"抗战"篇章
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,黄佩新先生的从医之路恰如一部浓缩的中医药现代传承史。从1968年拜师学医的少年,到如今荣获"国家一级国医大师"称号的业界泰斗,他用六十余载的坚守证明:真正的传承,是让古老智慧服务当代需求;真正的致敬,是将先辈精神转化为前行力量。
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新时代"战役"中,中医药再次彰显独特价值,这与黄佩新等传承者们的长期坚守密不可分。正如抗战时期中医药工作者们用草药守护生命防线,今天的中医人正以现代化的方式守护着人民健康。八十年岁月流转,改变的是时代背景,不变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底色。在这条传承之路上,黄佩新先生与无数中医药人一起,以岐黄薪火赓续抗战精神,用仁心仁术书写着新时代的报国篇章。
热门推荐
今日推荐
正力新能高能量密度、高功率电芯独家配套广汽传祺E9
5月21日,广汽集团在北京·人民大会堂召开产品上市发布会,广汽传祺智电新能源E9正式官宣上市。据电池中国了解,广汽传祺E9MPV车型搭载了正力新能独家配套的高能量密度、高功率电芯及匣电池包,并搭配广汽双电机DHT技术,纯
独家专栏
正力新能高能量密度、高功率电芯独家配套广汽传祺E9
热门排行